2010-02-09 09:36 来源:人民网 作者:尚文 |
|
家长实名举报,孩子就不沉迷网游了?
今后,未成年人如果沉迷网络游戏,家长可实名举报并叫停其游戏账号。2月5日,文化部指导下的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启动首批试点。
家长实名举报,网游企业依法核实,然后叫停孩子游戏账号,这就是所谓网络游戏未成年家长监护工程的大致内容。这样一种举动固然体现了有关部门和部分网游企业为减少网游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加强网游管理所做的努力,但是把“家长实名举报,网游企业叫停游戏账号”称之为监护工程则有点夸大其辞。
作为网游企业来讲,建立服务页面,提供咨询电话,制订受理程序,为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网游监管提供便利,这是企业的一种自律,但更是一种社会责任。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约为2404.2万人,近47.9%的网瘾青少年把“玩网络游戏”作为其上网的主要目的并且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游戏成瘾”。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网游企业不能是看到游戏产业的滚滚财源,而忽略了网络游戏的社会危害。从这个角度来讲,网游企业应该承担更多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责任。而家长监护工程则有将防沉迷的责任由网游企业转嫁给家长的嫌疑。
作为家长,相信没有谁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所以家长对网游和网游企业之间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对于家长来说,当然希望叫停所有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从此让他们远离游戏。而这样的举动对企业来说,无异于是釜底抽薪,是一场灾难。正因如此为了避免对其他正常用户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网游企业对家长举报和申诉时的材料提出了较高要求。很显然,这种限制性的条款实际上已经让家长监护工程大打折扣。
另外,家长实名举报游戏账号有一个必要前提是家长要获知孩子的游戏账号,而这样的要求并非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到。正如“妈妈评审团”网络扫黄却连黄网都没上过一样。而玩网络游戏的人都知道,游戏账号实际上是虚拟的,今天家长举报了这一个,孩子明天还可以再申请一个。家里不让上网,可以去网吧上网。如此一来,家长实名举报实际已经沦为一句空话。
卫生部《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稿)》明确网络使用不当的干预目标是矫正被干预者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健康使用网络,改善其社会功能,而非中断或终止其上网行为。家长监护工程实际上采取的还是一种“堵”的方式,叫停了孩子的游戏账号,他就不再沉迷网游了吗?网游沉迷的根子不在家长,也不在孩子,而在于网游本身。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一方面要完善网游监管机制,建立网游分级制度,让网游企业承担更多的防沉迷责任;另一方面家长、社会要注重加强对未成年人上网的引导,使其走出沉迷网游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