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4 09:53 来源:江门日报 作者:谢礼鸣 |
|
“他一会儿打打杀杀,一会儿又在赛车,我也搞不清楚他在玩什么,问他也不说。”
“我多买几个账号,随便给一个老妈,她封她的,我玩我的。”
以上是一对母子对3月1日开始正式启动的“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不同看法。
按“工程”有关规定,家长可以控制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长短,甚至封杀游戏账号。从已公布的实施企业名录来看,诸如腾讯、盛大游戏、网易、完美时空、巨人 (微博)网络、久游、蜗牛等知名网游企业都已经加入了这一工程。
“工程”开始实施了,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不少家长并不懂得如何运用“工程”赋予的权力限制孩子玩网络游戏,而孩子们却是“下有对策”,让家长的“网游监护”难以实现。
市民林雪梅的侄子正在上初一,按她的话,侄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网虫”。尽管老师和家长三令五申,孩子还是想尽办法偷着打网游。获悉“工程”启动消息的她,主动向哥嫂请缨申请封杀侄子的网游账号,可是忙活了两天后,林雪梅却发现成效不大。
她向记者抱怨:“要提供的信息太多了,游戏名称、账号,登陆时间,甚至还要提供角色名称,这些东西做家长的怎么可能知道嘛,问孩子他也不会跟你老实交待。”
反观孩子,不少孩子却已制定了相应对策。采访中记者获悉,“偷着玩”、“不交代”已不是新策略,不少孩子把不玩的账号交出来,以求蒙混过关。
市区某中学教师李冰认为,即使家长真的封杀了孩子的网游账号,也难以真正根治孩子的网瘾。“工程”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手段,不建议家长过分依赖。“教育孩子,多和孩子交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再想办法因势利导,这才是不变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