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37wan明朝时代】的玩家朋友都知道游戏里有哈密商人请求明朝军队帮助的任务。然而明朝并不只和哈密的商人有商贸来往,和中国的邻居—俄罗斯也有密切的商业往来。
俄罗斯是随着向东方的逐步扩张和与中国通商而开始了解和研究中国的.俄国政府给出使中国的使节的指令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沙皇政府要求了解贸易方面的情报,比如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商品,俄国人应该带什么货物去交易,中国的水陆交通运输等。
1616年,俄罗斯人图敏涅茨曾来过中国,回到俄国后在报告书中写道:北京城的规模是“如此宏伟,骑马绕城走一圈也需要十天时间"。又说,中国盛产黄金、白银、生丝、绸缎、天鹅绒、小麦、大麦、燕麦、小米等等,应有尽有。”(明朝当时的富饶很让俄罗斯人吃惊。)
1618年,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派出以伊凡佩特林为正使,安德烈马多夫为副使的俄国使团考察队出使北京。从当时的探险活动和外交实践的习惯来看,估计有12人。他们于尼古拉祭日(5月9日)从托木斯克动身,同年9月到达北京。俄国人在明朝境内先后经过的城市分别为希罗卡尔加、施罗、亚尔、泰塔、白城,据考,它们分别是张家口、宣化、怀来、南口、昌平。 他们一行人在圣西门祭日(1618年9月1日)到达了他们所称的大中国城——北京。
由于沙俄曾在蒙古和中国西北活动,明朝政府对裴特林一行不能不有所警惕。(谢宾科夫:《十七世纪的俄中关系》,1960年莫斯科出版,第119页。)尽管如此,他们在北京还是受到了适当的礼遇,被明朝官员安置在宏大的国宾馆里。后来,他们带着一封万历皇帝致俄国沙皇的国书踏上了归程。就这样,在17世纪10年代末,沙皇俄国与大明帝国开始了来往,是为俄中两国外交的开端。
明神宗的国书中写到:“尔为大国,而中国亦不小也”, 明显是不向俄罗斯示弱,同时也表示愿意两国平等往来.
【37wan明朝时代】官方网站:http://mcsd.37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