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后那逝去的武侠记忆,《武林之王》带你去回忆。最真实的热血江湖、最纯正的武学奥义、最柔情的江湖儿女情长,《武林之王》将带给你最真实的武侠世界。江湖纷乱不断、门派纷争不止、武林混乱一团,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景象,是什么原因让各大门派斗争不断,又是什么原因成就了南北武林,《武林之王》将给你答案。
这一切的源头便是襄阳城下的一战。襄阳城下,那位一代天骄的子孙,横扫欧亚的“上帝之鞭”,整个蒙古的大汗——蒙哥,死在了神雕大侠杨过手中。在他死后历史的车轮在不知名的力量驱使下,走进了另一个岔路。蒙哥的兄弟,本应成为新任大汗,攻灭大宋,建立蒙元帝国的忽必烈,却在争夺汗位的内斗中死在了幼弟阿里不哥派来的刺客剑下。其手下的骄将悍卒拒不承认阿里不哥的汗位合法,纷纷起兵叛乱,欲为忽必烈复仇。

与此同时,早已心生间隙的几大汗国对此举亦颇有非议,趁机纷纷宣布独立,不再遵从大汗命令。至此,庞大的蒙古帝国四分五裂,内斗不止再无伐宋之力。坚守襄阳二十余载的一代大侠郭靖登高一呼,号召天下群雄驱除鞑虏,复我汉家河山。一时之间,天下涌动,从者云集。最为重要的便是得到了明教、少林、丐帮几个当时实力最为雄厚的武林门派的支持,趁蒙古内乱,自顾不暇之际于北方起事,将蒙古人逐回草原,光复了汉家河山。
但是,作为联盟核心的三大派:明教、少林和丐帮彼此却在此时产生了重大的矛盾。明教自唐时传入中原后,本名摩尼教,崇尚火焰和光明,在唐末至五代三百余年间,于北方发展迅速,教众无数。然而明教一直是统治者眼中的异端,蔑称为“食菜事魔”。直到北宋末年,因不堪宋廷对教众的长期镇压,当年的明教教主方腊发动起义,对抗宋廷。但是,当时尚无法得到其他大派认同的明教,最终被宋廷镇压下去。教众死伤无数,就连教主方腊亦被枭首。因此明教教内大部对宋廷毫无认同之感,甚至多有切肤之痛。
少林自北魏立寺,号称禅宗祖庭,佛学圣地,亦是势力雄厚的武林大派。有唐一代,寺中僧侣救下尚是秦王的李世民,后又派出寺中僧兵助唐征战,故而被封为皇家护国寺院,受朝廷供奉,此乃是少林最为鼎盛时期。然而之后统治中原的宋室信奉黄老之学,道家大兴,佛门式微,少林亦大大受其影响。对于少林来说,一个更加倾向于佛门的朝廷,自然是更好的选择。故而在取胜之后如何对待江南宋廷的问题上,一直将宋室奉为正统的丐帮于其他两派有了极大冲突,甚至明教内部也有无数对立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