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这个名字对于游戏行业来说,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暴雪为什么会是暴雪。
常听国内一些网游大佬说,要做中国的暴雪,姑且体谅他们这种无知者无畏的态度吧,其实他们也不是不能做暴雪,如果他们的公司能在10年的时间内只做六款游戏,其中还有三款还是系列作品,然后他们还能够舒服得坐在原来的位置上,那就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暴雪了。
不过显然,这种事情在中国网游行业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一款游戏研发时间超过半年,投资人就已经开始不耐烦了,大多会提出是不是可以先把半成品拿出来先“公测”一下,有问题再说。大公司的大项目一般能坚持研发一年以上,但能超过两年的也是寥寥无几。小公司或者小研发团队的目标更是简单,以最快的速度瞄准市场的热点,然后将主流游戏中的元素重新赋予一个新的名词,山寨出一个似是而非的“大作”出来,卖给那些不太懂行的煤老板或者是房地产老板。
有人说,风投呢?中国那么多风投和天使投资,他们一直在关注中国网游啊!没错,但有一位资深人士曾说过,风投从来都是锦上添花,从来不会雪中送炭。当你做出好作品时,风投会想办法把你卖个好价钱,当你不行的时候,风投跑的比谁都快——可见,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下,中国别说是出暴雪,就算是10个暴雪过来,也早死翘翘了。
当年,暴雪几款花重金研发的游戏因质量问题停售,导致巨幅亏损,母公司威望迪几度想把暴雪低价卖掉,如果当时这笔交易成功,也许暴雪就会和黑岛一样倒闭,我们也就看不到几年后的《魔兽世界》了。而暴雪也终究没有辜负老东家,如今《魔兽世界》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网络游戏,每年光是在世界范围内的授权金收益,就已经让股东们笑得合不拢嘴,暴雪的精品策略也成为了游戏行业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黑岛, 精品策略不仅仅是暴雪,黑岛公司同样给我们留下很多经典。
可是,国内的很多老板们只看到了《魔兽世界》的赚钱效应,却看不到《魔兽世界》后面的《暗黑破坏神》、《魔兽争霸》和《星际争霸》。他们经常会说,《魔兽世界》的开发时间也只有3年而已,但他们没有算上《暗黑破坏神》和《魔兽争霸》的10年,如果没有它们,怎么可能会有今天的《魔兽世界》?而就凭借他们那些东拼西凑的山寨“大作”,就敢号称“中国暴雪”,抑或是“魔兽世界2”?实在是可笑之极啊。
在国内,有着10年以上文化底蕴的游戏并非没有,可惜它并不争气,它就是金山的《剑侠情缘网络版3》,据说其开发了6年,耗资上亿,经过数次的回炉,但是很遗憾玩家看到的只是全面模仿《魔兽世界》的游戏界面和系统,失望大过期望。诚然,“剑网3”在制作上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但终究受制于技术面而无法打造一个令人着迷的剑侠世界,也许雷军的回归,能让我们多少期待一下《剑网4》。
另外一个游戏是完美时空的《笑傲江湖OL》,这个游戏来自于很2001年在中国台湾上线的《笑傲江湖网络版》,因多方原因在2005年停止运营,而完美时空决定将其改头换面,重新制作后投向市场。在2007年Chinajoy上正式公布,之后陆陆续续不断有消息放出,诸如近百人的研发团队,各种原画等等,原本预计在2010年末开始公测,然而在前不久却突然延期,原因不明,不知道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但是结合近期完美大裁员的消息来看,很大的可能是资金不足导致产品质量不理想,这款游戏玩家期待度很高,希望不要重蹈某“虚幻3大作”的覆辙。
最后一个是《鹿鼎记OL》,这个游戏也是命运多舛,自从《天龙八部》大获成功以来,同为金庸武侠题材的《鹿鼎记》在2006年就被畅游提上了研发日程,并且被提点为“主力游戏”,备受玩家期待。可是到了2008年,预定公测的《鹿鼎记》却突然宣布延期至2009年,原因是为了提升游戏的品质。等到2009年二级度时,又宣布延期至2010年末,如此跳票在国内算是比较稀奇的了。近期,该游戏的宣传攻势开始加大,并且打出“全球最大研发团队”和 “全球首款双引擎打造”的招牌。不过这“最XX”和“首款XX”也是国内游戏宣传的惯用八股文,玩家是否买账则还要等游戏实际测试。据内部人士透露该游戏将在12月27号开启封测,至于游戏到底能否对得起多次跳票还得经受玩家考验。毕竟,不是所有的游戏品质都与跳票成正比的!
挑战暴雪,这似乎是中国网游行业很喜欢说的一句话。但这性质大抵和国内的不少基金经理总说自己比巴菲特强一样,当作茶余饭后的笑谈无可厚非,要是认真你就输了。中国出不了巴菲特,同样也出不了暴雪——这原因嘛,郎咸平教授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中国企业缺乏一些道德诚信,总是抱着捞一票就走的态度,别说是百年品牌,就是十年品牌也懒得去打造,只要我能赚钱,管你开发的是什么呢。这直接导致了中国网游行业创新动能严重不足,游戏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运营死掉的游戏重新包装一下,换个名字也能上市,你能指望这样公司成为中国的暴雪?
一句话,如果不解决国内游戏产业急功近利的心态,我们恐怕仍然玩不到属于自己的精品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