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0:15分左右,07073小编发现 [阅读全文]
傲视天地兵种 武将兵种特点全解,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网游公司本质上是娱乐公司
李翔:这部分首先得从游戏公司的本质讲起,游戏公司可能跟其他的公司不一样,其他的公司可能会定义为一个软件公司,包括用友、microsoft,它通常卖的是一个软件,我们卖的也是一个软件,但实际上我们通常把它本质上定义为一个娱乐公司。
从本质上来讲,我们可能跟电影公司或者是跟其他的娱乐公司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就像其他有些公司在一直做的一些概念,其实本质就是为了娱乐,我们卖的是什么呢?
我们卖的不是软件,像现在通常的商业模式下,软件是免费给你的,你可以随意上去玩,我们卖的是跟美国电影一样,我们卖的是“爱与梦想”。但是是为了实现心目当中的一个梦想所以才来玩网络游戏,经过这个本质之后,为什么网游部分很多时候会跟其他的文化有一些相关,包括电影改编游戏,游戏改编电影,小说改编成游戏,因为他们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一个娱乐,都是一个文化现象。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本质下,他们双方互相去移植,就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现象。而且用户群也是一致的,大家也能够产生共鸣,在这个基础上,中国人大部分我们总结都比较喜欢“侠”,侠义的精神从小就融在我们的血液里,大家很喜欢看金庸的一些小说,你把网游本身做成这样的一个背景,很容易能够让这些用户能够产生共鸣。所以大家更愿意采用这样的一个方式进行。
文学改编成网游可实现互补双赢
主持人:另外两位呢?你们觉得你们在选择代理一款游戏的时候,这款游戏跟你说,我之前是一个很有名的作品改编成的,或者是我之前已经有一些知名度了,对你来说,这会不会加分呢?
陈阳:我是觉得会加分的,因为从游戏运营的角度来讲,它有两个很明显的优势,第一个优势是受众很明确,比如说你说《天龙八部OL》或者是《笑傲江湖OL》,它的受众在哪儿是很清楚的。
第二个,你不管什么产品,因为去年我们知道数字,整个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有200多款国产网游面市,这些产品如果想脱颖而出,对于玩家就是有一个品牌教育成本的问题,这一块如果有一个大的倍数的话,这个品牌教育成本就会低很多,这个对我们来讲必然是一个考虑的因素。
主持人:艾总那边您怎么看?
艾勇飞:本身网络游戏市场发展非常快,同时竞争也非常激烈,网络小说改编成网络游戏实际上它是一种新时代眼球经济的表现,因为本身高人气的网络小说可以给网游厂家指出了最关注的一些方向,同时网络游戏如果做出来之后,它又可以对这个原著的人气有一些提升,所以应该是一个互补双赢的局面。
改编经典小说比网络文学更吸引玩家
主持人:问大家一个选择题,刚才我讲了,其他作品改成网游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经典的来源,比如说金庸的小说;一种是现代的来源,现在90后看的网络写手写的那些小说。如果对你们来说,这两种选择方式的来源哪个更好?
李翔:对我们而言,我觉得经典的一些题材更为好一些。实际上它作为经典本身就代表了它自己本身品质的一种认可。而且像你刚才讲的那些新的小说,可能像90后比较了解,因为我有的时候也在网上看一些最近比较流行的小说,经典的小说实际上代表着人群可能会更大一些,年轻的人也会看经典小说,就像我们以前也会看经典小说一样。
主持人:你们两位是不是同意他的观点呢?或者是觉得网络小说也很有市场呢,有一些网络写手专门写网络小说等着卖给别人。
陈阳:可能我们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是为什么有的火了,有的没火,他是怎么操作这个事情,我觉得真正在操作细节上有关键点,第一点对于游戏本身,因为你的技术或者是研发团队决定了你的游戏做出来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它并不取决于你借用的题材是什么,这是你的一个内因决定的。
这时候对这个内因你是不是有一个目标用户群,如果你要做一个市场调研,是说它是经典是可以对你的目标用户群涵盖有利还是新的有利,这是因人而宜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在谈到一些深层次的话题,比如说跨界,我们先谈到小说,我们还谈到电影或者是时尚品牌的跨界,为什么有的能成,有的不能成。假如说你在做MMO,里面的带入感觉会很强,你会发现小说如果本身的世界观和带入感这一块做得比较完善的话,这样的题材就适合来做。
主持人:具体给一个例子好吗?什么叫世界观和带入感呢?
陈阳:比如说一些很新的小说,MMO的小说和穿越的小说,行文是行云流水,走哪儿算哪儿,可能整个世界观各方面读起来让人很畅快,但是它的整个世界观是很单薄的。像比如说我们现在一些武侠小说为什么很适合改编做MMO,里边关于什么叫对立,还有什么样的文化,这本书是很厚重的。
这个时候你再做MMO发挥得余地就很大,比如说你的对立面是什么,你的协同面是什么,玩家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能够找到这个着眼点,不会让玩家感觉到很突兀,这样的小说就适合来做这种跨界的合作。所以我认为因人而宜,这里面还牵扯到一个质量的问题。
改编成网游成功关键在于能否体现小说灵魂
主持人:刚才陈总提到了一个问题,虽然说小说到网游的跨界是一个很流行的方式,但是你最后究竟能不能成功,还是取决于后面大量的工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西游记》,中国人都知道,《西游记》改编的网络也很多,《西游Q记》、《梦幻西游》很多很多,由小说改编成网游成功的关键点有什么,或者是根据你们的经验,有什么可以分享给大家的?在改编的过程当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没有?
李翔:我觉得由小说改编成网游成功关键在于能不能体现小说内部的这种魂。其实也跟刚才陈总讲的那个所谓的世界观一样,为什么我刚才讲经典的小说可能更适合做游戏一点,因为今年的小说反映的是比较完整的世界观。
就像陈总讲的,最近的一些新的网络小说看起来是很爽,什么把副本打爆了各种各样的,它其实并没有体现出,它就像一些比较简单的动作片,它就是很简单的打,不停的打。
只是一个很单纯的打,猛一看好像很爽,很解恨。但是如果说60分钟一个电影从头一直不停的打,中间没有高潮,没有起伏,再高的刺激也会变平淡。真正的好的东西是一个波荡起伏的,一个完整的世界给你虚拟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人的状况。
为什么说金庸的武侠被大家说成是传诵很久的经典,为什么很多游戏也是努力去改编这样的一些产品,因为本身它是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面,网游是什么?以前大家是将做一个RPG一个角色扮演,现在大家讲做一个MMO,是多人在一个环境下氛围的游戏。
为什么以前做IPG呢?因为以前大家做单机出身,大家现在讲的是实现人之间的互动,这就导致了,你有一个群体背景的情况下会更好。比如说像金庸的一些小说,他是一个群体,他不是讲一个人,也有一些其他的小说,单独就讲的是一个人,这个人整体小说看起来也挺不错的,但是不太适合改编成网络小说。
因为它只有一个人。在金庸的小说里面它其实是一个大的时代,而且拖延的时间很长,而且是一个群体范围,每一本小说甚至于都是相互之间关联的。前面的小说讲父亲、爷爷的故事,下面小说讲儿子、孙子的故事,其实小说之间相互关联,这也像我们网游做资料片的新制一样,前面做的是父亲、儿子的故事,后面可能就是儿子、孙子的故事,这样一个延续性。所以注意这样的一些点的话,可能会比较好一点。